【姚海濤】荀子讀甜心聊包養網書為學的抽繹與省思

荀子讀書為學的抽繹與省思

作者:姚海濤(青島城市學院)

來源:作者授權 儒家網 發布

          原載于《重慶三峽學院學報》2018年第2期

 

摘  要:以荀子為中間,從書目選擇與讀書次序遞次、讀書為學目標與態度、讀書為學方式三個方面進行抽繹與省思。書目選擇與讀書次序遞次反應了儒家的經典面向與文明觀念。讀書為學之目標與態度觸及到知識與品德、實用態度、科學態度、藝術態度、專業與通學、道與術等復雜的關系。儒家讀書為學目標指向周全的人而不是單向度的人,最高目標是達成幻想人格,臻于圣賢境界。荀子的讀書為學方式可抽繹為“四到”與“三心”,內外結合之法:學莫要得師與學貴有自得之見以及學之三境:聞見之知、德性之知、實踐之真知。

 

關鍵詞:荀子;讀書為學;抽繹;省思

 

中圖分類號:B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一、讀書無盡頭,閱讀無方法

 

當輾轉于浩淼的中國典籍之畔,流連于厚重的經史子集之間,我們在為中華優秀傳統文明的胸無點墨與深奧精微而慨嘆時,也為缺少發現中國文明之美的“眼睛”而嘆息。感觸感染國學文明的廣博與接收優質傳統文明的洗禮往往是通過閱讀與前人視域的融會而實現的。儒家在中國文明中長期居于主導位置,其影響輻射到社會思惟、品德、藝術、哲學等方方面面,讀書領域也不破例。從《論語》的開篇《學而》篇到《荀子》的開篇《勸學》篇再到后來南宋年夜儒朱熹系統化的讀書經驗集年夜成之作《朱子讀書法》,可以看出儒家特別重視讀書方式的提煉、歸納綜合與總結。甚至“萬般皆上品,惟有讀書高”“一物不知,儒者之恥”[1]5的過火言論在必定意義上也反應出了儒家對讀書高度推重以及讀書講究廣博的顯著特點。儒家眾多士林人物對于讀書確有本身獨到的見解,足可以成績一部讀書為學方式史。假如以讀書為學為中間,抽繹出儒家讀書為學的心得、方式為我所用,不掉為一條讀書的“終南捷徑”。

 

荀子是先秦最后一個年夜儒,在儒家學術脈絡中包養網站屬于綜合創新型的儒者。他契接孔子儒家傳統,成為先秦百家思惟的批評與熔鑄者,開出儒家思理新標的目的與新格式。同時他又屬于實踐型儒者,有大批的讀書、進仕、為學經驗,同時傳授了大批門徒,也培養出了若干杰出門生,為儒家學脈傳承做出了嚴重貢獻。所以其讀書包養情婦經驗與學問教誨就尤具現實意義。荀子曾說,“學不成以已”[2]1。讀書無盡頭,但閱讀無方法。儒家在書目選擇、讀書次序遞次、讀書目標、讀書過程、具體方式等方面提出了眾多具體而微的讀書實踐方式。

 

二、書目選擇與讀書次序遞次

 

讀書為學起首要解決的是讀什么書的問題。在現代書目并未幾的情況下,這個問題雖沒有凸顯出來,但先秦儒家已然意識到這個問題的主要。如儒家的創始人孔子是一位學而不厭的“學者”,又是一位誨人不倦的“教者”。他不舍晝夜,盈科而進,砥礪向學終成出類拔萃之圣人。一方面,他是一位很是善于學習的人。他十有五而志于學,學無常師且對當時出現的各種知識廣泛涉獵。這些知識既有觸及到保存層面的謀生之學又有觸及到思惟層面的鉅細六藝之學。孔子向來以謙虛、和藹、謹慎示人,但對于學習一事,他又表現出了坦白直率的一面。他認為,在十戶里頭確定能找到一個忠信如我之人,卻很難找到像我這樣的好學之人。孔子給后人留下了大批關于教與學的名言,也構成了我國現代教導學的經典表述。另一方面,孔子又是一位杰出的教導家。他創辦私學,開啟了與官辦學校相并立的私學教導的嶄新時代。他講學授徒,傳授過的門生三千有余,培養了大批優秀學生(如四科十哲),有著豐富的教書育人經驗。

 

孟子則倡導盡信書不如無書之說以及知人論世之論,表達出了對純粹書包養網比較本知識的不信賴態度,在讀書次序遞次上并沒有留下什么見解。至于荀子,后人對其“隆禮義而殺詩書”幾乎成為定評。荀子能否真的只知隆禮、重法、尚術,抹殺《詩》《書》或許不重視《詩》《書》呢?非也。由于對荀子的誤解頗深,構成了一個類似語言學上的“積非成是”現象。某種認知錯誤因其歷史久遠,無人考證其真偽而“約定俗成”。即便有人考證也無人重視反倒認為是小題年夜做或許故作精深,最后以非為是、所以為非,形成不成糾正的懂得錯誤。《荀子》全書三十二篇,引《詩》共計八十三次之多且保留了今本不存的現代逸詩。其引詩體量之年夜確屬罕見。這怎么能說是不重視《詩》呢?只是荀子跟孟子比擬,能夠更重視禮義,在書中暢談禮義確實會給天然成此種誤會,但這并非荀子之過。戰國早期的荀子之時,他意識到百家之說紛繁雜多,假如不對書目進行揀選,讀書為學就會掉往標的目的,學術甚至有滑向危險邊緣的能夠,成為“飾邪說,文奸言,以梟亂全國”[2]199的東西。所以荀子特撰《非十二子》篇對當時各個學派進行了批評與分疏,以堅壁清野、根本治理的感性態度,維護儒家思惟、學術之正統位置。

 

荀子認為讀書應該“始乎誦經,終乎讀禮”[2]22。這與孔子若合符節,體現了荀子重視經書與禮書的讀書思惟。讀書必須謹慎選擇書目,理應以圣哲彝訓及儒家經典書目為先。荀子對儒家經典的塑造與傳承貢獻尤年夜。他既是傳經之儒亦是弘道之儒,對中華文明性命與文明幻想有著深入體認,認為對經典要始終懷有一顆敬畏之心——“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年夜也。”[2]1同時,如象山所言:“凡物必有本末。”[3]56讀書也要講究個先后次序遞次、本末順序。

 

我國歷代產生的書籍浩如煙海,讓人無望書興嘆之感。自漢代開始,我國始有圖書分類收拾相關任務。現存于班固《漢書·藝文志》中的《七略》成為今存最早的古籍圖書分類法。漢代之后,隨著典籍的不斷增多,對分類的需求變得加倍急切。經過長時間的摸索,終于構成了四分法——四部門類法。經史子集“四部”分類法由于較好地解決了書籍的分類,因此獲得了社會廣泛認同,成為最權威的書籍分類方式。自唐代確立以來,在漫長歷史長河中充當了書籍分類利器,對于我國文明的傳承與發展起到了不成估計的感化。據《四庫全書總目》,其著錄圖書為數極為可觀,達三千四百七十部,七千九百零十八卷。對于這般龐年夜的書籍庫,讀書人想逐一讀盡幾無能夠。而對于明天的研討者而言,所有的讀完甚包養網dcard至也完整沒有需要。舉例來說,一個研討唐詩的人,像《易緯稽覽圖短期包養》《漢律輯證》這類書就完整可以不讀。

 

但值得一說的是,經典之所以稱為經典,因其是真諦的載體、永恒的化身,是經過時間長河淘洗之后沉淀下來的精華地點。它可以打破時間、空間架包養網VIP構的自然隔閡,能夠貫通人類歷史,其所承載的思惟能夠直指人類內心,引發跨越千古的人心共鳴。但經典書目由于其時空的久遠與歷史場域的變化,也會給本日讀書為學者形成閱讀的歷史障礙。在這些障礙眼前,良多人退縮了,更多地往閱讀二手資料以更快地產出“結果”。這生怕也是知識界的一年夜通病。學術自有門檻,經典須下苦功。時至本日,讀書為學之時,無論從事何種研討,所屬經典書目理應屬于必須精讀之列。

 

三、讀書為學之目標與態度

 

(一)知識與品德

 

讀書為學目標之分歧決定了學者的盡力水平及學術取舍。茲事體年夜,不成失慎。論及讀書目標,知識與品德成為擺在我們眼前必須解決的一對牴觸。儒家文明重本而抑末、重道而卑術的廣年夜悠遠之傳統決定了儒家讀書的目標是通經致用、明體達用。其重視通才培養而不是專才培養,其目標指向周全的人而不是單向度的人。讀書為學的最高目標當然是達成幻想人格,臻致圣賢境界。如荀子區分了為己之學與為人之學。他慨嘆世道淪亡,認為“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2]29古之學者學習是用來完美、充實身心,淬煉、晉陞人格;今之學者學習是將學問當成禮物來取悅別人。二者可謂天壤之別、云泥之差。可見,儒學是為己之學。這也是君子與正人之別。正人與君子之別也就是義與利之別。正所謂:“正人喻于義,君子喻于利。”[4]72所以,孔子曾告誡門生子夏要當正人儒,不要當君子儒。荀子所謂為己之學是為了“美其身”[2]29而不是“為禽犢。”[2]29也就是朱熹所言的“理會事理”[5]23荀子認為,“善學者盡其理,善行包養網比較者究其難。”[2]1076善于學習的人要以徹底搞清楚事物的事理為目標,善于幹事的人能徹底戰勝為學所遇之困難。“積微者速成。”[2]671荀子特重“積”這一概念,年夜約與其經驗主義的學術品德有關。讀書起首要重視量的積累,“一旦豁然貫通焉,則眾物之表里粗精無所不到,而吾心之全體年夜用無不明矣”[4]8。這與《年夜學》中“格物致知”之說一脈相承。“正人之學,非為通也,為窮而不困,憂而意不衰也,知禍福終始包養條件而心不惑也。”[2]1118“通”,是官吏通達之意。所以正人學習讀書并不是為了仕進,而是為了樂天知命。

 

尋求知識不成防止地地出現功利化讀書包養管道態度。讀書為學的功利化傾向古已有之。雖然儒家的代表人物都有“往功利化”的傾向與理論盡力,但功利化是普羅年夜眾無法防止的一種趨向。書中自有“包養網車馬費千鐘粟、黃金屋、包養網評價顏如玉”代表的就是這種功利化態度。若何往功利化成為儒家必須要面對的一個主要課題。自孔子開始,他就主張“行有余力,則以學文。”[4]51在知識與品德之間,孔子的天平義無反顧地傾向了品德一端。這是儒家在這一問題上彌足珍視的文明傳統。孔子堅持品德的優先性基礎上,有余力之時才可以往讀書為學。否則,無余力之時奢談讀書就掩蔽了讀書之真義。孔子以憂道不憂貧的社會人生年夜關切化解了讀書的功利化目標,提出了“謀道不謀食”[4]156的幻想主張。他認為只需重視學習、吃苦讀書天然“祿在此中”[4]156。荀子提出“始乎為士,終乎為圣人。”[2]22將讀書為學的進階認為是一個品德不斷累積由士而圣人的躍升過程。朱熹看到當時的功利化傾向已經很是嚴重,士人“挾冊讀書者”年夜包養金額多是為了“夸多斗靡以為利祿之計。”[5]27于是儒家代表人物都有將社會政管理想與個人人格境界統一路來的理論盡力。即在品德優位的基礎上通過由己及人的方法往傳染感動別人,完成對社會的幻想化改革。

 

(二)實用態度、科學態度與藝術態度

 

方之前人,古人讀書為學功利化傾向尤甚。進進閱讀過程后,讀書為學的態度之差異性就會展現出來。年夜體歸結起來不過乎如下三種。第一種態度可以稱之為實用、功利的態度。此態度以東西主義、功利主義的視野觀照文本,僅將書本當唱工具書甚至說明書來閱讀,重要目標是從文本中找尋本身當下碰到種種問題之謎底。現在的良多讀者都持此種態度。第二種態度可稱之為科學的考證的、批評的態度。此態度以客觀中立化的視野刻薄地對待文本,將書本內容當做研討對象,以求得對文本所謂的“客觀之覺解”。各個學科的研討者在讀書為學過程中年夜都采用此種態度。第三種態度可稱之為藝術的、審美的、欣賞的態度。此態度以藝術的審美的視野觀照文本,將書本內容當做審美對象,以溫潤的“同情之清楚”取代了冷冰冰的“客觀之覺解”,其重要目標是為了本身當下的生涯進行藝術化改革。尋求藝術化生涯的讀者多采取此種態度。這三種態度高低之分歧立見。也可曰構成了讀書為學順次有遞進、彼此有等差三重境界。

 

《年齡左傳》中叔孫豹提出了后來被儒家津津樂道的三不朽——“樹德、建功、立言”[6]1088。可以與讀書為學目標構成某種意義上的呼應式對照。三不朽自己體現的是中國文明中等次清楚的價值取向。此中“甜心花園樹德”近乎道,約略同等于藝術態度;“建功”約略在道與術之間,是為實用態度;“立言”約略同等于術的層次,類似科學態度。讀書為學的功利化雖然無法斷絕,但我們應該看到這三種態度也構成了“樹德、建功、立言”三重境界。

 

(三)專業與通學、道與術

 

國學年夜師錢穆師長教師對中國文明有切己契合、融匯貫通式的體認。他在《中國學術特徵》一文中認為,似乎東方傳統著重“專業”,而中國則尚“通學”[7]186。中國自古以來無所謂分科,所以中國學術滋養出來的年夜都是通才而非專才。當然這包養故事與中國文明重視整體性與圓融性的特質有關。專業與通學的關系用中國學術話語來講就是術與道的關系。很明顯,中國學術在道與術之間,加倍傾向于道,構成了漫長的重道而卑術傳統。“自古論學,惟孔子能道、術兼盡,孟、荀以下,便難免各有著重。孟子似著重道,荀子似著重術。”[7]220孔子道、術并重共存,博文與約禮并行同在,實現了道術合一。及至孟子則認為道高于術,力圖在最高目標、幻想達成上諄諄教誨、提斯精力,可曰品德之學、幻想主義之“道”。荀子則重儒術之一偏,在具體方式步驟上知微而論,可曰知識之學、現實經驗主義之“術”。在讀書為學最高目標的設定上,荀子主張“故學也者,固學止之也。惡乎止之?曰:‘止諸至足。’曷謂至足?曰:圣也。”[2]872“故學者固學為圣人也。”[2]768“故學也者,禮法也。”[2]71荀子雖然保存了儒家學習終極目標圣人,但其思惟中無疑保存了“禮法”的具體化目標。這種差別的出現既有時代精力的緣由,又有孟荀二人天賦稟性各異的緣由。

 

不成否認的是,讀書為學的專業與通學、術與道的關系處理上,最幻想者莫過于道術合一。但更應看到在現實中不成防止地存在著重道卑術或重術輕道的態度與傾向。對于個人來講,我們無法苛求一切的人都達到藝術的、審美的、欣賞的境界。但自會有人體會到讀書的“孔顏樂處”。這也是當代社會所缺少而應當積極倡導的讀書為學態度。

 

四、讀書為學方式

 

關于讀書為學之方式,可謂見台灣包養網仁見智、人言人殊。正所謂讀書無法亦有法,但貴在得法。儒家從孔子開始就很是重視教化的感化,提出了大批好比“學而時習”“溫故知新”“學思結合”“擇善而從”“見賢思齊”“舉一反三”“憤啟悱發”等等具體的讀書為學方式。孟子更進一個步驟提出了“盡信書不如無書”[4]341的讀書存疑論,“知人論世”[4]302與“以意逆志”[4]286的文學批評方式甚至可稱之為詮釋學方式。荀子論讀書為學重要集中在《勸學》《非十二子》中,當然也散見于其他篇章。朱熹更是集儒家讀書方式之年夜成,將儒家讀書方式進行了系統化厘訂,構成了六條寶訓——“循序漸進、熟讀精思、虛心涵泳、切己體察、著緊用力、居敬守節”[5]15。假如回溯到先秦儒家并聚焦荀子,會發現其已經發展出了雖不系統但不乏周全的讀書為學方式,展現出了更具等待視野與詮釋空間的頗具“原始的豐富性”特點的相關論點。后儒的許多讀書為學方式,荀子早已涉獵且不乏出色之點,至今讀來仍讓人受害無窮。但無須置疑,荀子讀書為學方式需求進行現代視野的詮釋才幹為我所用。

 

(一)“四到”與“三心”

 

關于讀書的具體方式,朱熹認為,“讀書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5]43且以“心到最急”[5]43在這里,要再加上“手到”——讀書要做讀書摘抄、筆記。現代人讀書普通都了解要做筆記、摘抄、批注等。一個有興趣思的現象是,至多從荀子開始儒家就已經開始做讀書思慮筆記了。有學者從《荀子·粗略》與周秦漢現代典籍的相關性角度進行一番包養網推薦詳細考證后,認為此篇恰是荀子或剪裁典籍或加按語或以古籍佐證本身思惟火花的一篇讀書筆記[8]。可以說,這是儒家的第一篇讀書筆記。

 

在荀子看來,正人讀書是為了“美其身”。而什么是“美”?很明顯在普通意義上,人們凡是將真、善、美并列,分別指向科學、德性與藝術三個領域。就像真是科學尋求的最高目標,善是德性的最高目標一樣,美則是藝術尋求的最高目標。荀子雖然在道與術之間包養網車馬費的關系處理上,總體而言他更傾向于術,浸染上了一層深摯的功利主義顏色。但荀子終究是儒家,自有其不克不及忘情的德性視域,所以“將‘文’與‘質’、‘真’與‘偽’納進其理論觀照視野之中,將富有文明意義的審‘美’推演到倫理意義的向‘善’之上。”包養價格[9]105將美、真、善買通而為一體,將德性之善也視為美之一種,甚至體認到德性之真也為美。所以荀子認為“正人知夫不全不粹之缺乏以為美也。”[2]42將對禮義周全、純粹的尋求也視為美的尋求,并且將全粹之學的尋求視為權衡正人的標準。而禮義的尋求過程起首就是學習禮義的過程。這一過程必須做到“誦數以貫之,思考以通之,為其人以處之,除其害者以持養之……正人貴其全也。”[2]42調動身體各個器官參與懂得過程,做到心到、眼到、口到、手到。書本的奧秘于是就在記憶、懂得、思慮、實踐、反饋中向主體敞開,讓主體獲得“美”的陶冶與思惟的躍升。

 

荀子尤其重視“一”“壹”概念的掘發。“一”與“壹”底本是作為兩個獨立的字而出現的。后來才出現了相互借用的通假現象。在《荀子》一書中,我們可以看到大批“一”“壹”的表述。如“若一”“結于一”“一躍”“一同”“以一知萬”“一全國”“執神而固謂一”“壹平易近”“虛壹而靜”“壹于道”等等。可見,《荀子》中的“一”“壹”有多重意蘊。其既有數量詞意義上的“一”,又有“統一”“專一”“雷同”等意義。此中荀子鼎力倡導的是“專一包養網推薦”的“一”或“壹”。要獲得顯赫卓越的成績必須“專心一也”,樹立“冥冥之志”,行“惛惛之事”。包養意思人的感覺器官都必須充足調動起來,實現高度統一與專一,才幹有真正的收獲。正所謂“目不克不及兩視而明,耳不克不及兩聽而聰。”[2]18專默精誠也是心官之思的功用。關于荀子“虛壹而靜”的年夜清明境界,當然可以從多個層面、角度做若干解讀。在此,讀書為學重要從其認識論意義上往講。常人心術公患在于“兩疑”“兩心”“二道”“蔽于一曲”,所以解蔽就很是需要且主要。心之所以有蔽,重要因其所處狀態具有多樣化與復雜性的特點。心當然有多種狀態,但是有“三心”——虛(虛心)、壹(專心)、靜(靜心)的狀態。心好像槃水,其“危、微之幾”很是難于把捉。凡人因為心的不清、不明、不壹,導致平生沒有什么成績,很是惋惜。正人卻能夠“壹于道”“贊稽物”“鍥而不舍”,所以能“以正志行察論,則萬物官矣。”[2]855讀書為學只要充足運用“三心”構成的認識論域,才幹實現清亮澄明的“年夜清明”認知境界。

 

(二)內外結合之法:學莫要得師與學貴有自得之見

 

讀書為學往往牽連著教與學之間的關系。教與學為教導過程的一體之兩面,構成了師與包養條件生、內在與內在的關系。前人有經師與人師之分,有所謂“經師易得,人師難求”之說。這種說法與兩漢經學關涉甚年夜。經師教人,有著嚴格的家法與師法,學生不敢越師說之雷池半步,梗阻了先秦儒學始確立時活潑潑的發展樣態。時值戰國末年的荀子時代,老師的主要性就凸顯出來,且并未感染兩漢經學的師法樣態。無須諱言,荀子特別重視師法,當然對于后來漢代家法、師法的構成有主要影響感化。這也為儒家學術道統、文脈學統、尊師統緒之樹立供給了主要的理論條件。

 

荀子之學為經驗之學。對經驗的重視必定會重視老師“教”的內在感化。老師作為學問進境上的先行者必定有其勝利的經驗。這對于初學進門者的指導感化絕不成等閑視之。尤其是在士階層突起和私學年夜行其道的歷史佈景之中,大批的士成為師的最主要來源。所以荀子說,“學莫便乎近其人。”[2]30具體而言,可以從老師身上學到些什么呢?從荀子對老師近乎嚴苛的標準與請求,我們可以獲得若干啟發。荀子認為“師術有四,而博習不與焉。尊嚴而憚,可以為師;耆艾而信,可以為師;誦說而不陵不犯,可以為師;知微而論,可以為師。”[2]593博學并不是成為老師的最主要條件。老師的尊嚴、年齡、威望、知行合一、知微而論或謂“盡其理”才是構成老師素質的最主要原因。

 

學莫要得師。尊師重道無疑是優秀的文明傳統。因為老師指點確會讓學生茅塞頓開包養sd甚至受害終生。師之教誨也要通過學生轉化為內在為己之學方見其實效。儒家讀書為學特別重視自得之見。正如《中庸》云:“誠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4]35孟子也特別重視自反,重視反身而誠。由于以往對孟荀差異的過分強調,使得研討者抱著“是此必非彼”式的偏見,認定孟荀在一切的觀點上必分歧,使得二人的雷同與相通之處被掩蔽。在思惟史的語境之中,有些思惟是其固守儒家傳統的敘述,有些則是對時代課題的適切回應導致的思惟重構與文明改寫。如荀子講“必先修改其在我者”[2]451“正人慕(當為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進也。”[2]686這即是儒家傳統的固守。荀子還大批提到“自”字。“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出令而無所受令。自禁也,自使也,自奪也,自取也,自行也,自止也。”[2]854這是由儒家“自反”學說而順帶說出者。自得之見是讀書為學最佳路徑與最終歸宿。后來儒家人物如陸九淵就經常講自成、自道、自反、自得,認為“圣賢道一個“自”字煞好。”[3]149-150“自明然后能明人”的切己之學實質蘊含著教學關系、學思關系的真諦。

 

英國文藝復興時期的哲學家弗朗西斯·培根在讀書為學方面,曾有螞蟻、蜘蛛、蜜蜂之喻。“經驗主義者好象螞蟻,他們只是搜集起來應用。感性主義者包養心得好象蜘蛛,他們從他們本身把網子造出來。”[10]41“蜜蜂則采取一種中間的途徑。包養妹他從花園和郊野里面的花采集資料,可是用他本身的一種氣力來改變和消化這種資料。……它是把這種資料加以改變和消化而保留在明智中的。 ”[10]41他認為經驗主義者像螞蟻一樣,只是搜集雜多資料的“書櫥”,只知搜集資料而不知分類收拾更不知邏輯提煉。這是學而不思的典範。感性主義者像蜘蛛一樣,只是往“結網”,只會樹立天馬行空式想象的空中樓閣。這是思而不學的典範。而真正的哲學家、思惟者應該采取中間途徑,像蜜蜂一樣,采集百花之蜜之后再往加工制作構成甘旨的“蜂蜜”。這是學思結合的典範。可見,培根已觸及到了學思關系的深層意蘊。而儒家自孔子就看到了讀書為學的“學而不思”“思而不學”與“意、必、固、我”等多種弊端,并提出了學思結合的解決之道。到了荀子也看到了處理好“終日而思”與“包養ptt須臾之學”之間關系的主要性。荀子認為只要反求諸己,才幹有包養合約深切的領悟、豁然貫通的徹悟甚至可遇不成求的頓悟。正如陸九淵所說“學者不成專心太緊。深山有寶,無心于寶者得之。”[3]64如處理讀書之精讀與略觀的關系,要看讀書的直接目標為何。假如是拓展視野、熏陶情操,那么博覽能夠更有用。假如是進行學術研討,反復斟酌式的精讀、深刻發掘文本式的深讀生怕是獨一選擇。正所謂“學問貴細密,自修貴英勇。”[3]80

 

(三)學之三境

 

關于讀書,孔子有知之、好之、樂之三重境界之說。觀之荀子,就會發現荀子也特別重視“三”這一邏輯架構。“三”有多重含義,既可以表現多,又可以表現“正反合”三一式哲學架構。尤其是后者,歷來為東方哲學家所重視。中國先秦愚人早已無意中觸碰著了這一邏輯架構之美。如《周易》中展現的六合人三才之道,《品德經》中論及的“三生萬物”之說。荀子作為先秦思惟總結者,其書中也有大批的“三一式包養ptt”。如“三至”“三威”“三術”“三本”“三惑”“三恕”“不從命有三”“三行”“三不祥”“三必窮”“三奸”“三具”“三德”“三惡”等紛歧而足。具體到讀書為學,包養心得荀子也有“學之三境”[11]195之說。學之三境是從聞見之知開始,再到德性之知,最后回歸到實踐之真知的三個包養金額彼此差異但又相聯系、遞進的過程。為便利敘述,列簡表如下:

 

學之三境學問進路學問方式

 

學之第一境:聞見之知順進乎耳聞之、見之誦數以貫之

 

學之第二境:德性之知逆箸乎心知之思考以通之

 

學之第三境:實踐之知合布乎四體,形乎動靜行之為其人以處之

 

讀書為學之第一境是“聞見之知”。聞見之知也就是理性之知、經驗之識,遵從一條“順”的學問進路。具體方式是從口耳誦讀開始,反復、大批地接觸後人經驗包養網ppt、知識,“誦數以貫之”,為進進學之第二境做準備。

 

讀書為學之第二境是“德性之知”。德性之知也就是感性之知、思維之識。其擺脫了聞見之知的反復、大批之弊端,從誦讀開始,沿著“逆”的學問路向,反觀于內心,以感性的進路、邏輯的方式往“思考以通之”,將聞見之知進行感性分析、邏輯辨別,是一個從口、耳到心的內在驗證、歷練過程,為進進學之第三境做好充足的準備。

 

讀書為學之第三境是“實踐之知”。儒學為實踐之學,見之于深切著明,施之于人倫日用。淺顯地講,既要讀萬卷書,更要行萬里路。荀子認為“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學至于行之而止矣。”[2]324“正人之學如蛻,幡然遷之。”包養dcard包養站長[2]1076此喻正人之學,好像蛇、蟬之蛻皮,翻但是變之。學不僅僅是一種學習某種學問,並且要落實到本身的行動之中。“其行效,其立效,其坐效,其置顏色、出辭氣效。無留善,無宿問。”[2]1076學界年夜都以效訓學,以學訓效。但從此句也可以看出,學當乃至用,貫徹于人的坐、立、行、言等方面,切不成只當做一場話說。人要“知明而行無過”,必須“博學而日參省乎己”[2]2將書本知識與個體行為相對照,將知識與品德買通,實現內外兼修與知行合一,實現學之第三境。

 

假如能對儒家讀書方式進行“聞一知十”式的反思,“取精用宏”式的改革應用,結合本身的閱讀行為進行“見賢思齊”式的對照,那么,時光雖越千余年,儒家的讀書方式依然能啟迪明天的閱讀者。閱讀活動假如能夠捉住參與者的興趣點,激發出參與者的文明熱情,點燃參與者的文明信念,那么就能達到了“人文明成”之閱讀目標。文明自負的樹立與文明傳承的任務也就隨之而具。讀書為學最終要實現本質回歸,正如朱光潛師長教師所言要“漸漸走,欣賞啊!”[12]117這對于喚起人道性命之靈光,澄澈心靈,避免走向自我迷掉、感情隔閡與認知斷裂,帶來豐厚的觀念啟迪,投射出廣闊的中華文明牧場必將起到主要感化。

 

參考文獻:

 

[1] 曹伯韓.國學概說[M].北京:中華書局,2010.

[2] 王天海.荀子校釋[M].上海:上海古籍出書社,2005.

[3] 陸九淵.象山語錄[M].濟南:山東友誼出書社,2001.

[4] 朱熹.四書章句集注[M].北京:中華書局,2011.

[5] 朱熹.朱子讀書法[M].天津:天津社會科學院出書社,2016.

[6] 楊伯峻.年齡左傳注[M].北京:中華書局,2009.

[7] 錢穆.中國學術通義(新校本)[M].北京:九州出書社,2012.

[8] 俞志慧.《荀子·粗略》為荀子讀書筆記說[J].文學遺產,2012,59(1):141-145.

[9] 楊艾璐.解蔽與重構——多維視界下的荀子思惟研討[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書社,2015.

[10] 北京年夜學哲學系外國哲學史教研室.十六——十八世紀西歐各國哲學[M].北京:商務印書館,1975.

[11] 東方朔.荀子思惟研討論集:公道性之尋求[M].上海:上海國民出書社,2017.

[12] 朱光潛.談美[M].北京:中華書局,2010.

 

責任編輯:近復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